深圳、上海等城市给予新能源皮卡“路权优待” 1—9月新能源皮卡增长440%
2025-11-01 05:11      作者:陈茂利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陈茂利 张硕 北京报道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发布数据,2025年9月份皮卡市场销售4.6万辆,同比下降2%,环比增长15%,处于近5年的中高位水平。2025年1—9月份皮卡市场销售43.2万辆,同比增长11.2%。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前9个月,新能源皮卡增长强劲。2025年9月新能源皮卡销售0.4万辆,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31%;1—9月新能源皮卡累计销售5.4万辆,增长440%,销量增速远高于燃油皮卡。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指出:“伴随着国内新能源皮卡市场启动,通过逐步培育市场,预计中国皮卡未来将会以更快的发展来满足国内外需求。”

过去,皮卡在车辆类型上曾被统一归类为“轻型货车”,因此不能“自由进城”。自2022年以来,国家多次发文推动皮卡进城,路权保障成效显著。部分城市放宽皮卡进城限制,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对新能源皮卡进城给予一定的路权优待。崔东树特别提到,电动化是商用车获得路权的最佳提升方式。随着电动化和乘用化的发展,皮卡市场的空间逐步改善。

新能源皮卡同比激增440%

近年来,随着电动化发展,皮卡市场的空间逐步改善。2024年,全国新能源皮卡销量2.1万辆,同比增长170%。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皮卡市场表现强劲,已经超过2024年全年销量。今年前9个月,全国皮卡累计销量达5.4万辆,同比激增440%,增速远超燃油皮卡。

2025年9月新能源皮卡销售4000辆,同比增长104%。其中,吉利雷达电动皮卡1593辆、比亚迪皮卡销量1593辆、长安增程皮卡793辆,郑州日产404辆。

近几年,在以长城汽车、江铃汽车、郑州日产为代表的主流厂商的推动下,皮卡乘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过去,皮卡的核心配置是钢板弹簧和手动摇窗。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乘用化功能在国产皮卡上配置。智能网联大屏、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360度全景影像与透明底盘、外放电功能这类提升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增强娱乐的功能,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特别的关注点。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区域对不同动力形式的皮卡产品需求有所不同。西部地区偏向柴油、汽车皮卡。深圳等东部大城市对新能源皮卡需求较强。

皮卡市场的主力区域为西南、西北。2025年9月西南、西北地区占到总体需求的44.4%,成为两大核心市场。9月全国皮卡主力城市是重庆、成都、深圳、乌鲁木齐、北京和普洱等。

“一超三强”格局继续保持

2025年1—9月,在国内零售市场,“皮卡一超三强”格局继续保持,“一超三强”总份额达到近80%。其中,长城汽车皮卡内销份额以近50%领先,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等保持较强地位,国内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长城汽车、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分别累计销量9.24万辆、3.77万辆、1.94万辆、1.48万辆。

从数据来看,虽然长城汽车、江铃汽车以较大的绝对量领先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但累计销量同比却出现下滑,分别下滑8%、16%。

根据皮卡市场跟踪,长城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在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表现较好,江铃汽车在华东和长江流域表现较强。

出口销量超“内销”

2025年1—9月份皮卡市场销售43.2万辆,同比增长11.2%。其中,9月皮卡出口2.6万辆,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22%。1—9月皮卡出口22.8万辆,同比增长28%。

从数据来看,今年1—9月,皮卡海外市场销售强于国内。这种“内冷外热”的局面表明中国皮卡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持续提升,出口成为稳定皮卡产销的重要支撑。

“2024年皮卡出口占比总销量的45%,2025年9月达到56%,2025年1—9月达到53%,中国自主皮卡出口提升较好。”崔东树分析,“作为国际化车型的皮卡,已成为我国商用车出口中的最强品类。

皮卡厂商中,长城汽车、上汽大通、江淮皮卡、长安皮卡、比亚迪皮卡出口强劲。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1—9月,长安皮卡、上汽大通、江淮皮卡累计出口量位列前三,分别为4.61万辆、3.76万辆、3.72万辆。一众厂商中,比亚迪皮卡增长最为迅猛,累计同比增长693.5%。

崔东树在文中指出:“比亚迪、江淮汽车、上汽大通、长安汽车快速崛起,形成中间企业挤压尾部企业销量的特征。”

(编辑:张硕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