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汽车产业正转向“智能化的下半场”
2025-04-30 09:04      作者:赵毅     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赵毅 上海报道

“你好,握手。”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长安汽车展台上,《中国经营报》记者与一个机器人互动起来。

今年的上海车展,除了琳琅满目的电动汽车,还有别具一格的飞起汽车,也有热情好客的机器人,这似乎是一个“造车又不造车”的时代,汽车产业集体迈入人工智能的洪流。

如果说十年前,主机厂还在认真地拆解发动机,那么十年后,或许你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一幕,正如那句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18世纪末,英国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带动英国率先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人类历史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石油和天然气逐渐成为新的能源。第三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生物工程为代表,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如今,我们正面临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一场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特征的全新科技革命悄然改变全球产业格局。

WechatIMG2564.jpg

“汽车产业正在转向‘智能化的下半场’,决定企业优胜劣汰的关键因素——智能化、全球化、能源多元化。”在上海车展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认为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

“面对这场变革,长安汽车将全面迈入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新阶段。”朱华荣表示。

记者发现,今年上海车展多了许多外国面孔,更有众多海外媒体、博主站在展台前进行讲解,随处可以听到英、日、韩等多国语言进行交流的人群,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车展被重新定义。

在长安汽车的展台,长安汽车三大数智技术成果——“天枢架构”“天枢智驾”“天域座舱”,N大未来出行科技——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机器狗、轮式机器人、智能外骨骼等前瞻科技矩阵集体亮相,同时金钟罩全固态电池首秀,“天衡底盘”实车搭载公开亮相,此外,长安启源E07、深蓝G318、阿维塔12等明星车型也齐聚上海车展,吸引来许多海外参观者驻足围观。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华荣用“跳出舒适区”来形容长安汽车目前的发展现状。“长安特别喜欢折腾,凡是遇到社会变革、产业变革、技术进步的时候,迅速地做出反应,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迅速地把自己又放在风口浪尖上去。”

近年来,长安汽车不断跳出国内舒适区,积极谋求海外发展,基于中国强大的电动化与智能化基础,实现中国汽车品牌从“产品输出”到“体系输出”的战略升级。

为了加速全球化,长安汽车正在全面推进“海纳百川”计划,按照“研、产、供、销、运”一体化深度布局,强化本地化运营,加速市场拓展。朱华荣说道:“最近我们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要把长安当作一个本地化公司来做,你在欧洲就是‘欧洲长安’。”

据了解,目前,长安汽车已在东南亚、中东非、中南美、欧洲、中国、欧亚六大全球区域完成总布局,并在全球拥有14个制造基地和34个工厂,产品远销77个国家和地区。长安汽车出口销量从2020年的8.2万辆提升至2024年53.6万辆。

在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叶沛看来,新能源产品在海外不是去试水的,而是要找到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细分市场。“因为原来我们的逻辑很简单,你出去之后就是在低价位段做一些布局,以价换量,那不是一个可持续高质量的全球化发展手段。”

叶沛指出:“关注点应该是如何打造存量产品全球经典产品,在国内要经典,每个月必须也是在万辆以上,全球也同步,而不只是简单把很多产品过于复杂化,如何打造全球经典产品,在这个中间考量的话题。”

当前,全球电动汽车产业正处于技术迭代、市场扩张与政策驱动的关键阶段。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引领行业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迈进,而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在快速演变。

对此,朱华荣表示:“要坚持以当地的就业、法律法规、税收等,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和人家合拍。当然还要履行当地社会责任,贡献自己的力量,就业、税收、ESG建设等。这才是一个公司真正可以在这个世界上长期立足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编辑:童海华 审核:李正豪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