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阳琛 张家振 苏州报道
(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主任刘轶芳。)
4月27日,以“新绿色 新未来”为主题的绿色驱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苏州工业园区新建元零碳馆举行。会上,首部企业ESG评价师教程《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评价通论:概念、框架与应用》(以下简称“《评价通论》”)预热发布。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评价通论》主要针对企业ESG评价师的通用性教材,全书共计50余万字,拟在2025年6月正式出版,全书包括生态系统篇、管理篇和行业专题篇三大篇章。
《评价通论》主编、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主任刘轶芳表示,未来5—10年,预计全国将出现200万—300万人的ESG专业人才缺口,因此亟须针对性、专业性、系统性、及时性的培训系列教材和课程体系。
培养ESG人才急需专业教程
2024年11月,中国认可认证协会联合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正式向全社会发布了首个《企业社会、环境与治理(ESG)评价师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评价规范》”)。从此,ESG专业领域的人才有了培训、考核与评价的参考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在《评价规范》发布后,全国首次ESG评价师培训就在苏州工业园区完成了试点工作。2024年11月,在苏州工业园区完成了首批62位学员的评价工作,颁发出首张ESG评价师的初级证书。
刘轶芳表示,2025年3月,《评价规范》与备案机构的评价体系也得到了香港品质保证局的互认。按照现行评价规范,完成培训或考核评价,便可获得香港品质保证局“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评价师”证书的同级互认。
刘轶芳告诉记者,在《评价规范》发布之后,要为行业领域专业人才开展相应的能力考核与评价工作,也需要参加指定的培训完成相应的理论与技能知识学习,这就必须要有配套的教材,《评价通论》应运而生。
据悉,《评价通论》目前是国内首部关于企业ESG评价师的指定教程材料,拟于2025年6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据刘轶芳介绍,《评价通论》共计3大篇章。
生态系统篇,将从ESG信息披露与标准、信息披露与报告、报告鉴证、评级评价、投资分析、金融产品设计开发、投资者关系中,来介绍ESG生态体系参与者相关工作范畴与工作内容界定;
管理篇,特别涉及战略管理、ESG风险管理、ESG绩效管理、ESG供应链管理,定位是针对于企业ESG高级管理人才的辅导性介绍内容;
行业专题篇,目前下设了6个行业,分别是农业、油气行业、汽车行业、电力行业、建筑行业、金融行业。目标定位是服务于各个行业领域可持续信息行业专业鉴证人员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人员。
未来将有200万—300万人才缺口
“随着国内和国际ESG相关政策体系的逐渐发展,尤其最近两年内地三大交易所及香港地区联交所、国务院国资委以及和财政部联合九部委发布的各项政策文件,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对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高度关注和坚定不移发展的决心。”刘轶芳感慨道。
刘轶芳认为,如今对于上市公司和出海企业而言,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信息披露已逐渐从选答题变成必答题。
刘轶芳曾经参加了国家ESG新职业申报的论证工作,在此次论证工作中,曾评估和预测在未来5—10年内将会出现200万—300万人的ESG专业人才缺口。
目前,全国各地纷纷意识到这一点。2024年9月21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北京市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目录》,明确将ESG高端人才纳入到北京市紧缺人才建设的目录中。
在香港地区,也明确将ESG相关人才列入到香港优秀人才引进目录中,并在13个重点关注职业中排名第2位。同时,社会保障部也已经开始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领域新职业的建设和论证工作。
“此次发布的《评价通论》主要是针对企业ESG评价人员的通用性、基础性配套教材。”刘轶芳表示,在不久的将来,还会系列性开发中级、高级以及分行业、分专业的ESG专业化教材,适用的培训主体也将从企业,逐渐囊括政府、监管机构人员、金融机构投资人员、第三方认证评级机构、国际组织、公益机构等相关从事ESG领域的专业从业人员。
“ESG专业人才在未来还有巨大的缺口,因此就更加需要我们有针对性、专业性、系统性、及时性的培训系列教材和课程体系的开发。”刘轶芳进一步表示,此次将ESG培训类教材向社会公众正式发布,也期待各行各业ESG专业人员的批评指正,期待与行业生态伙伴共同打造建设国家高质量ESG人才能力建设体系。
(编辑:张家振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