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5月8日,“2025年北京联通双万兆AI赋能行动”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经营报》记者在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北京市已建设5G-A基站近1.6万个,部署OTN全光万兆节点9000余个,大幅提升了首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过去的2024年,被誉为“5G-A商用元年”。由于5G-A的网络能力在5G基础上实现了10倍提升,可大幅改善网络基础设施的性能和用户体验。从去年起,从行业主管部门到运营商,都在加大推进5G-A的应用力度。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强调要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A演进升级,运营商也相继发布了“行动计划”,制定了5G-A基站建设和应用创新目标。
在此背景下,作为首都引领示范区,北京也成为全国5G-A部署的前沿阵地。在刚刚过去的4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发布了《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 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年底,全市累计新建或改造超过3.5万个具备5G-A能力的基站,实现五环内全域连续覆盖,重点场景及区域实现5G-A网络覆盖。
运营商也因此成为此轮5G-A部署的主力军。据北京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陈海波在此次大会上介绍,截至目前,北京联通万兆宽带能力已覆盖京城超50%的小区,数量近5000个,5G-A用户规模突破150万户。
据了解,北京联通已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首个5G-A规模立体智慧网,在北京全城价值区域构建了连续覆盖的超大规模5G-A商用网络,站点规模超过6000个,广泛覆盖了体育场馆、学校、景区、地铁、繁华商圈及居民区等多个重点场景,整体5G-A生效比超85%。
经实地测试,北京工人体育场至菜市口地铁站的12公里路线上,5G-A网络的生效比例高达96%以上,为沉浸式视频、超高清直播及云游戏等业务提供了坚实的网络支撑。
而在北京地铁3号线,北京联通也部署了目前全球最快的5G-A地铁网络。实际测速显示,高峰期忙时站台下行/上行峰值速率可达2.4Gbps/158Mbps,列车经过隧道时,车厢下行/上行峰值速率可达1.7Gbps/103Mbps,整体平均下行速率约1.5Gbps,满足4K超清视频流畅观看、大型游戏、超大文件秒级传输等高速网络需求。通过300MHz载波聚合技术,北京地铁3号线成为全球网络速率最快、网络容量最大的地铁线路。
此外,在惠民应用层面,5G-A也正与AI紧密结合,全力推进在AI前景下的数字产业新变革。例如,在会议场景,5G-A随时随地保障高清会议体验,还能通过AI一键生成会议纪要;在出行场景,旅客可以畅享5G-A热点全覆盖体验;在直播转播领域,5G-A可以实现多视角智慧赛事直播转播;还能赋能眼镜、头显等设备,实现5G-A+AI+3D+XR全融合。
面向未来北京“双万兆”网络发展,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信息化基础设施处处长毛蕾向中国联通方面提出了三点期望。包括持续夯实网络基础、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强化关键技术研发创新。
毛蕾表示,未来三年,希望北京联通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实现5G-A基站规模覆盖和万兆光网的广泛普及。通过完善网络布局,推动万兆应用融合发展,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研的良好创新发展格局。
同时,要充分挖掘5G-A和F5G-A的核心技术潜力,如通感一体、千亿物联、确定性网络等,紧密结合首都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拓展水域监控、车路智联、低空经济、形变监测等丰富应用场景。尤其在工业领域,利用5G-A和F5G-A的高品质性能,向生产控制核心环节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延伸,深度赋能新型工业化。
此外,要依托自身网络和技术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研发战略,加快推动5G-A和F5G-A关键技术和功能的成熟应用。协同产业链上下游,构建芯片、模组、终端、设备等环节有序完整的产业生态,稳步向6G演进,保持北京在全球通信技术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编辑:张靖超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