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斯年智驾何贝:智能驾驶专用车进入“走量”爆发期 未来十年将迎蓬勃发展阶段
2025-05-22 06:05      作者:陈燕南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陈燕南 北京报道

“我们也是从去年才感受到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希望去年只是属于无人驾驶专用车的一个起点,今年、明年、后年可以一直发展下去,可能这个时间维度要以十年为计,因为过去的十年是属于研发、萌芽和起步的十年,接下来的十年是属于蓬勃发展成熟的十年,这属于两个不同的时间周期。”

近日,在专用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专用车科技展(2025)期间,斯年智驾创始人兼董事长何贝接受《中国经营报》专访时揭示了智能驾驶专用车的突破之路。

如今,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激烈角逐中,斯年智驾正从“样本间”逐步迈向“走量”阶段。“从商业化进程来看,公司最初专注研发,打造示范性案例,如同客户看房时的样板间。到了去年,业务开始走量,今年将继续保持这一增长态势。”何贝表示。

谈商业环境变化

何贝2017年从百度出来创业时,就对智能驾驶领域有着清晰的判断:L4全无人应用于商用车、专用车,L2应用于乘用车消费品领域。经过深思熟虑,团队在港口、矿山、园区、环卫等多个场景中筛选,最终聚焦港口与园区赛道。这一选择基于三大关键因素:其一,车辆本身价格较高,能凸显智驾系统的性价比优势;其二,这些场景人工成本高昂且招工困难,对无人驾驶的需求迫切;其三,港口与园区原本就具备一定数字化和信息化基础,为智能化与电动化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那么在创业的5年里,商业环境和客户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自2020年公司成立以来,商业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资本环境从当初的不算理想演变为如今的严峻。”何贝表示,但他认为这并非坏事,企业在资本寒冬中能回归商业本质,学会如何做一门实实在在的生意。

据何贝透露,在客户层面,早期客户购买设备多出于新奇目的,如今随着技术成熟,客户下单更具商业理性,订单具有真正的推广与复制价值。

“刚成立的时候,那时候客户还是以新奇、好看、好玩这样的目的去购买我们的设备,所以不是完全商业化价值的体现。直到2023年技术成熟,2024年客户看了一圈之后,陆续下单。现在我们的订单才是真正具有商业化价值,可以推广和复制的订单。”他表示。

何贝表示,其实客户的需求一直都在,但是过去由于无人驾驶技术落地不成熟、成本结构不合理以及效率不达标等原因,导致生产关系无法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到了2023年,技术逐渐成熟,成本降低,效率提升,无人作业在安全、成本、效率等方面表现出色,甚至在某些场景超越人工,这促使客户需求在去年开始集中释放。

“三四年前,包括车的价格,包括传感器、套件、预控的价格、软件研发的摊销都很贵,对于客户而言,如果我买个东西四五年回本,我可能是不会买的,只有ROI(投资回报率)周期在两到三年之内可能客户才会买单。”何贝表示。

“现在有了深度学习、大模型、端到端之后,我们发现无人可以接近有人,甚至在某些场景是远超有人的,,包括安全、无人、成本、效率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之下也促生了去年客户需求增多。”何贝表示。

何贝认为,对于专用车行业而言,传统模利润微薄,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加持成为实现多方共赢的关键。以物流行业为例,采用无人化方案后,毛利从原本的5%—10%提升至40%—50%。

谈盈利和商业计划

对于公司是否已经盈利,何贝透露,盈利方面,量少时期靠单个毛利盈利,如今业务逐渐规模化,盈利模式随之改变。公司目标是今年实现盈亏平衡,明年实现小盈利,这主要是研发摊销降低、成本控制、部署能力提升以及客户拓展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

事实上,从定制化需求到规模化走量,这一转变见证了市场对产品从尝试到认可的过程。“对于客户而言,投资回报率周期缩短,两年不到即可回本,无论是全款还是按揭购买设备,都在可接受范围内,推动了行业向真正智能化落地方向发展。”何贝表示。

问及公司未来的计划,何贝表示,公司未来计划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拓展业务。横向拓展客户群体,从集装箱业务延伸至散杂货、干散货,以及钢厂、纸浆厂、园区、矿场等工业专用物流与生产领域;纵向进行降维打击,对业主方的数字化工具、信息化工具以及垂直运输自动化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二是持续提升技术,借助大模型端到端技术,提升港口、园区专用车领域的安全性与效率,降低行业成本,为各方谋取更多盈利空间。三是塑造中国品牌,在智能驾驶领域,让中国品牌如同歼-10一样成为世界著名代表作。

不过何贝认为,术业有专攻,短期内团队专注于规则化的园区与港口区域,致力于在专业场景、专业领域打造专用车。

谈智能驾驶技术优势

“中国在智能驾驶领域领先国外一个时代,国外尚处于自动化阶段,中国已全面迈向智能化。”何贝表示。

谈及国内智能驾驶与国外的差距,何贝表示中国已遥遥领先。智能驾驶作为新兴行业,尽管中国科技起步晚,但凭借国人的勤奋与智慧,迅速在该领域取得突破。众多欧美、日韩、澳洲的客户前来考察时,都惊叹于中国在这方面技术的飞速发展。

何贝认为,中国场景的复杂与多样化,成为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企业需要紧密贴合客户需求,深度理解场景特点。

对于专用车产业创新的价值与意义,何贝则认为,创新与科技紧密相连。汽车、手机、算法、芯片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是推动未来发展的关键。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唯有通过创新开拓新领域,才能获取利润。“我们去海外挣钱,也是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完成整个资本的回流。”他说道。

不过何贝也强调,海外市场虽有广阔前景,但面临诸多挑战。供应商准入门槛高、交付标准严格、项目周期漫长,且在真正需求旺盛的发达国家,受地方政策、工会等因素影响,大规模出海受阻,导致海外发展速度整体滞后于国内市场。

(编辑:张硕 审核:童海华 校对: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