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 中国迎“气候变暖敏感区”挑战
2025-07-04 07:07      作者:索寒雪     来源:中国经营网

国务院水利陈敏小图.jpg

中经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

“截至今天早上8点,今年累计已有329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部分地区的极端强降雨引发了山洪、山体滑坡和城市内涝等灾害。”7月4日,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我国旱涝特征区域性、阶段性明显。南方进入汛期后遇到首个台风“蝴蝶”,目前全国已全面进入主汛期。

陈敏指出,当前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给防汛抗旱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亟须筑牢国家水安全屏障。他表示,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而我国又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出频率高、强度大、范围广的趋势,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明显增加。

为应对这些挑战,我国需加快推进江河保护治理,构建现代化的流域水旱灾害防御体系,牢牢掌握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主动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安全运行。

据悉,水利部围绕“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四不”目标,重点部署了各项工作。具体措施包括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水旱灾害防御责任制,尤其加强小型水库等薄弱环节,指导督促地方逐库落实防汛行政、技术和巡查“三个责任人”。

重大水利工程是江河保护治理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提升防洪减灾能力、供水灌溉能力及水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在项目谋划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了水利领域“两重”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加强内蒙古河套等大型灌区的现代化改造,四川向家坝二期等大中型灌区建设,广东黄茅峡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建设,浙中水资源配置等大中型引调水工程,以及洞庭湖重点垸堤防等长江流域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分别组织编制了中小河流治理、区域排涝能力提升、水生态治理修复、水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实施方案,自上而下地谋划相关重点建设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关锡璠在会上表示,在资金支持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修订水利领域中央投资支持政策,明确了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支持领域。中央投资支持比例平均提高约20个百分点,支持范围扩展至新建中型灌区、中型引调水等工程类型,中型工程的中央投资支持比例提升到与大型工程相当的水平。截至6月底,水利领域年度中央投资已全部下达。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积极推动水利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公平开放水利基础设施市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具有供水、发电等经营性收益的项目。近期,四川引大济岷、福建上白石水库等重大工程已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

(编辑:郝成 审核:吴可仲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