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加码 跨境供应链金融升级
2025-07-20 08:07      作者:慈玉鹏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慈玉鹏 北京报道

中国企业加速出海背景下,跨境供应链金融重要性日益凸显。

《大华银行企业展望调查报告2025(中国内地篇)》(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发布,《报告》共调研600位中国中大型企业决策者和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企业表示已实现供应商来源的多元化,供应链出海已是不少企业的必选项。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外资银行近年来持续加码跨境供应链金融业务,针对跨境结算、融资等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开展跨境供应链金融业务需具备的能力包括:一是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对东道国法规政策和文化习俗的深入理解;二是具备成熟的跨国结算能力。

中资企业拓展全球供应链网络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加速出海,跨境供应链网络持续拓展。

《报告》显示,推进供应链的本地化、多元化和数字化,是中国企业强化供应链韧性的主要手段。三分之一的企业表示已实现供应商来源的多元化。供应链出海,实现采购、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是不少企业的必选项。

调查显示,东盟仍被国内企业视为最重要的海外采购市场(40%)、终端市场(37%)和未来投资目的地(48%)。其中以马来西亚最受青睐,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也热度不减。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开拓北美、北亚其他地区及欧洲等高潜力客户市场,多点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市场需求的增长推动了跨境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一位外资银行人士告诉记者,随着需求提升,近年来外资银行纷纷加码跨境供应链金融业务,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

“从资金成本来看,当前人民币融资成本优势明显,企业在跨境业务中更倾向于使用人民币,贸易结算使用人民币的情况正在增加。”另一位外资银行人士表示,“但是,人民币贷款尚未实现全球通用。企业在海外开展本土化业务时,往往需要使用当地货币。而目前部分市场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例如部分国家企业平均融资成本甚至达到年利率的13%—15%,高于国内融资成本。”

跨境供应链金融升级

目前,银行持续完善跨境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

大华银行北京分行行长辛韬表示,企业供应链策略正从“中国+1”加速转向更稳健的“中国+N”。东盟作为核心枢纽的地位日益凸显,这也是大华银行深耕区域和服务客户的专长所在。凭借大华银行广泛的网络建设、遍布主要市场的服务团队、特色的外国直接投资咨询服务和跨境金融解决方案,能够支持企业打通供应链的上下游资源,构建多元化、敏捷且有韧性的区域供应链网络。

某外资银行近日正式推出“环球链”一站式跨境金融解决方案。据悉,该解决方案面向中国企业“走出去”与“生而全球”型企业,针对企业运营中面临的结算、融资、资金流管理与风险防范等核心痛点,提供覆盖多个国家、币种与业务场景的综合金融服务。

辛韬告诉记者:“银行开展跨境供应链融资业务关键支撑要素体现在:一方面需要精通中国和投资目的国的法律法规要求,做到信息互通。在这方面,凭借全球化布局积累的经验,外资银行拥有独到之处;另一方面需具备多币种实时结算能力。例如,东南亚地区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要做到中国与东盟互通一站式服务,就需要银行针对区域内主要经济体都具有货币结算能力。这不只是报价能力,更是要做到实时性。跨境供应链金融既要求金融机构具备强大的、全方位的产品创新能力,又要求金融机构对区域产业特征、贸易习惯有深刻理解,从而为企业量身定制跨境金融解决方案。”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