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孟庆伟 北京报道
7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回答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提问,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深化医保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
针对记者提出的“医保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举措和成效”问题,章轲表示,过去四年多,国家医保局坚持管好用好医保基金,解除广大人民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同时,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为社会进步、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增量。
章轲指出,医保既涉及支付,也涉及服务。医保部门大力支持医药行业发展,与财政部门共同建立医保基金预付制度,积极推进医保基金与医疗机构即时结算改革。目前,该项改革已覆盖全国357个统筹地区,2025年以来累计拨付即时结算资金5948亿元。
在服务医药企业方面,国家医保局探索医保基金与集采及国家谈判药品、耗材企业直接结算,推动药企回款周期从原来的6个月缩短至30天以内。
在商业健康保险领域,积极推进医保与商业保险同步结算,仅山东一省2024年就有2700多万笔医保报销业务享受了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服务,实现患者“零跑腿”“零等待”“零垫资”,大幅提升了相关保险产品的竞争力。
章轲表示,从整体看,“十四五”以来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13万亿元,年均增长9.1%。医保基金以“真金白银”的战略购买,有力支持了医药行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医保基金对创新药的支出大幅增加,2024年支出规模为2020年的3.9倍,年均增速高达40%。
章轲进一步指出,医保推动改革的同时也积极促进开放。在改革方面,医保系统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按照“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持续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净化医药行业生态,推动医务人员的劳动付出取得合理回报。此外,指导19个省份推进医保省级统筹,合理规划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布局与数量,保障参保人的医药服务需求。
近期,“医保双目录”改革备受行业关注,其中新设立的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成为医保支持医药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章轲表示,目前已有超过100个药品申报了创新药目录,国家医保局将按程序推进后续工作。
在开放方面,中国全民医保的成就获得联合国高度评价。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分享中国经验,并探索搭建面向东南亚、中亚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全球药品交易平台,推动中国医药更好地走向世界。
章轲强调,医保既重传承,更重创新。在医保目录、价格管理、支付方式等方面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同时积极推动新技术落地,如通过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推动人工心脏、脑机接口等医疗“黑科技”从临床试验迈入大规模应用;推动医疗影像资料“上云联通”,为患者提供便利;推动航空医疗转运的落地应用,助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
章轲表示,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继续管好用好医保基金,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时,为医药产业等相关产业持续注入强劲动力,推动产业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可及的医药产品与医疗服务,助力更高水平的健康中国建设。
记者在发布会上还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2024年度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27亿人,医疗救助每年资助参保约8000万人。职工和居民住院费用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分别稳定在80%和70%左右。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和普通门诊费用统筹保障机制全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深入推进,参保覆盖达到1.9亿人。
(编辑:郝成 审核:吴可仲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