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兰科技创始人陈海波:中国AI产品会走向世界
2025-07-30 09:07      作者:李玉洋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李玉洋 上海报道

7月29日,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2025中国数字产业生态大会”在上海举行。在主题为“从技术出海到生态出海——AI赋能产业新范式”的圆桌论坛上,深兰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海波表示,谁是世界最大的物质产品创造国,谁就是世界最大的贡献国,“从这点来说,中国的AI如果大量应用在‘中国制造’的多快好省、降本增效,解决世界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这个意义是巨大的”。

观察中美两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方向,陈海波表示,美国擅长做0到1的事情,投入、研发很多,美国的AI源于金融,必将服务于金融,而中国的AI源于产业,必将服务于产业。“人类发展的主题就是技术推动物质财富创造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国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发展就是工业自动化到工业智能化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肯定是重要的技术支撑。”他表示。

在技术出海和生态出海的过程中,中国AI将如何赋能中国的产业和生态?陈海波认为,国内基于完善的供应链的制造业优势而形成的产能需要更大的市场,产能的消化也需要全球销售的包括各种机器人在内的各种AI硬件,因为未来就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硬件时代,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工智能企业一是要出海,全球布局,面向未来全球市场;二是最好要有硬件产品,以硬件承载AI软件的先进性,才能充分发挥中国拥有的全球最完善的供应链和AI赋能的多快好省的制造业优势,为世界提供又便宜又好的极具竞争优势的AI智能硬件产品,才能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型AI头部企业,这方面深兰的专业级商用机器人畅销海外二十多个国家、订单每年增幅100%的实践也验证了这个理论,同时,深兰通过雇佣富士康供应链和制造团队,正在建设“机器人富士康”制造体系,为即将到来的AI硬件时代准备产能,也为一定会到来的价格竞争时代奠定“能把成本和质量做到极致”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产能不是为中国准备的,而是为世界准备的。”陈海波指出,从历史上看,每次工业革命的引领国都会在50年以内产能超过本国需求,全球化和产业转移是不得不接受的历史规律,中国企业尤其是AI企业要有充分认识。

“300年前英国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只用了50年就发生第一次产业转移,因为进入欧洲市场甚至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改革开放现在已47年,基本上也到这个关口。”陈海波表示,中国软硬兼备的AI企业,一定能够携中国基于完善产业链的制造业的优势,以核心技术不输、价格又便宜又好的AI智能硬件产品,征战世界,“未来AI智能硬件时代,肯定也属于中国”。

他指出,这是大概率事件,也是符合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各行业的头部企业成长的历史规律,因为“国际化卖硬件”造就了无数中国优秀企业成为世界行业头部企业。从40年前的服装鞋帽,30年前的电视机、电冰箱,20年前的光伏玻璃、电动工具,10年前的手机到盾构机,到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造就了中国各行业的头部企业成为世界头部企业,未来AI智能硬件的时代,一定也会诞生领跑世界的软硬兼备的中国AI企业。

“可以想象,未来,世界范围,无论是穿的,还是戴的,无论是家用的,还是商用的,无论是ToG的,还是ToB的,都是AI产品,说不定你的桌椅板凳,人离开都会自动对位归位,都是具备基于主动感知、分析、思考、决策和学习能力的AI硬件产品。”陈海波认为,中国的AI产品会走向世界,尤其是软硬兼备的AI企业会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这反过来也会纾解、释放中国的产能压力,也是AI为中国做的重要贡献之一。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