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陈燕南 北京报道
近日,星程耀、北汽福田、山海赋、房车旅图等产业链核心企业组成战略联盟,以30.2亿元签约构建全产业链生态,标志着中国房车文旅产业正从“分散化生存”向“生态化协同”进行跨越。
目前,中国房车产业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转型节点。一边是国内房车消费低迷,另一边是新疆等地高品质房车日租价突破2280元的市场热度;一边是营地盈利艰难的行业困境,另一边是文旅升级背景下大众对个性化旅居的旺盛需求。
这种“冰火交织”的现状,折射出中国房车产业链长期存在的割裂问题——底盘制造、上装生产、租赁运营、营地服务等环节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协同效应。
在此背景下,星程耀、北汽福田、山海赋、房车旅图等企业通过深度战略合作,正在构建一个从“制造”到“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闭环。为此,《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上述四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试图深度挖掘这场产业革新当中企业商业模式转型之路。
核心是供需错配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出游人数达到了56.15亿人次,比前一年增加了7.24亿人次,增长率高达14.8%。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更是首次突破千元大关。
巨大的旅游市场潜力与政策红利,却与房车市场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星程耀(北京)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丛立楠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最丰富的地理景观和最深厚的文化资源,但房车渗透率仅为0.02%,而美国市场这一数据为10%。”有关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房车挂牌量仅5700多辆,反映出国内消费市场的低迷状况。
这种差距背后既有文化差异,也有产业链协同的问题。山海赋房车租赁及营地管理集团董事长周子程分析:“农耕文明对‘家’的情结让我们更愿把钱花在房产上,而欧美航海、游牧文明更热衷探索,这种消费观念差异导致市场基础不同。”
“中国房车渗透率低,很大原因是生产制造(底盘+上装)与下游租赁、线路游等生态是割裂的。”星程耀董事、总经理丛立楠则对记者表示。
不过,市场的“冰火两重天”现象暗藏转机。山海赋房车租赁及营地管理集团董事长周子程透露,2024年中国房车市场保有量已突破25万辆,房车露营地数量预计2025年将突破3200家,“房车+营地”的基础服务链条已初步形成。更值得关注的是,文旅热点城市的高品质房车租赁市场异常火爆。“新疆等地2年以内的高品质新车日租价格高达2280元,仍供不应求。”丛立楠透露。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制造业有全球竞争力,但缺乏的是国内生态的激活。丛立楠也认为,国内市场“一边是冰(消费低迷),一边是火(文旅热)”,核心是供需错配——没人愿花四五十万元买“玩具”,但愿意为短途租赁、线路游付费。“大众资产消费化疲弱,但碎片化消费是旺盛的。从刚需来说,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机会。”丛立楠表示。
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营地质量也参差不齐,难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丛立楠表示:“全国房车自驾露营地的定价区间为30元到600元,这源于产业业态导致服务盈利及收入保障不足,进而使得服务投入欠缺,因此一般营地难以提供期待中的酒店式服务,价格低廉是重要原因。”
他进一步表示,此前多数房车营地体验不佳,与细节设计密切相关。例如排污设计,若排污口离车过近,异味影响体验;若距离过远且营地不提供黑水箱清扫服务,用户自行处理会极为不便。
对此,丛立楠表示:“我们打造营地时将坚持因地制景,遵循标准,通过花草芦苇等设置隐私间隔,保障独立舒适的露营环境,同时配备水、电、排污等设施。我们计划打造5C级主题型营地,以改善现有问题,提升营地服务质量,进而提高行业收费水平与盈利能力。”
打造“场景化旅居”生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房车行业更强调“制造+服务”的生态闭环。例如星程耀负责打造高品质房车,福田提供技术支撑,山海赋建设营地和线路,房车旅图优化服务,成为从产品到体验形成完整链条。周子程强调:“我们不复制欧美模式,而是基于14亿人口和960万平方公里地貌,打造‘场景化旅居’生态。”
当传统展厅还在陈列钢铁躯壳,星程耀选择让山海入城。坐落于北京朝阳东三环CBD的实景展厅以“还原山海场景”为核心,1:1复刻了青甘环线营地、滇西雨林驻车点等真实旅行场景,以充满山野气息和休闲气质与繁华匆忙的CBD形成鲜明对比,让用户在城市中心能直观体验不同车型在实际环境中的表现。
作为生态入口,展厅还连接着山海赋的租赁系统与线路服务。正如山海赋房车租赁及营地管理集团董事长周子程所言,当星程耀的智能生产线与山海赋的营地网络数据在云端握手,双方将共同掀开中国旅居产业的新篇章:一个集“制造—销售—租赁—营地—线路游”五维一体的房车出行生活的新生态时代已然到来。
事实上,作为产业链上游的核心环节,房车制造企业正通过深度协同解决“底盘与上装适配不足”“产品与需求脱节”等长期痛点。
这种协同在技术层面体现为对中国复杂场景的精准响应。北汽福田图雅诺新能源事业部营销副总裁张兴海对记者表示,中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多样,对房车耐久性、适应性的要求远超欧美。“去山区要强化爬坡和制动性能,去海南要优化制冷和散热系统,不同场景的差异化需求必须从底盘端就开始设计。”
为此,北汽福田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在统一平台上提供不同模块选装。张兴海透露:“不同类型房车的客户应用场景和需求存在差异。例如,C型房车用户追求大空间,满足一家人或朋友结伴出行,出行时间通常为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普通宿营车用户的行驶旅游半径较小,出行时间约10天左右;简单的床车用户多为周末家庭出游,更注重经济性。基于这些客户需求,我们会在底盘设计中予以体现。”张兴海表示:“以长途出行的客户为例,如一家人或几家人同行,与星程耀合作的车型就配备了空气气囊悬架、主驾驶位空气气囊座椅,发动机采用康明斯2.8型号,以提升稳定性和加速性能,同时对制动系统进行了特别优化,从而满足这部分客户的需求。”
星程耀则在产品端进一步细分场景。丛立楠介绍,其已推出6款C型房车,覆盖“一家两代三四口”“三代五六口”“青年聚会”等家庭场景;皮卡类产品瞄准越野露营群体,满足骑行、观星、钓鱼等发烧友需求;未来还将开发针对“数字游民”的宿营车,把房车当成工作室,兼顾旅居与办公。
在业内人士看来,星程耀的高端房车系列,以技术创新打破了传统房车的性能局限,通过多元化车型覆盖全场景需求,再借助实景展厅与山海赋生态实现服务闭环,形成了“研发—生产—体验—服务”的完整链条。
房车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也离不开下游生态的支撑。山海赋与房车旅图作为生态闭环的关键环节,正通过营地网络搭建、线路设计优化与服务升级,解决用户“停车难、补给难、体验差”的核心痛点。
例如房车旅图从服务执行端入手,通过“营地认证、线路勘察、持证领队、管家服务、车辆维护”五大措施提升体验。房车旅图执行总裁陈宇举例:“我们每条线路都派人实地勘察,记录时间节点和意外处理方案,避免网友分享的‘网红线路’不适合房车通行。针对银发族,管家会准备合适的被子、枕头;车辆出厂前有专业技师维护,避免半路抛锚。”
陈宇还表示,房车旅图希望通过线上平台链接,打通线路跟团及自由租赁等服务,并融入丰富的汽车户外装备及共享闲置房车资源,联动社会资源、降低用户体验成本,进一步降低用户消费门槛。
AI数字伴游系统或将成未来“新导游”
记者注意到,新能源与智能化是房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不少企业推出纯电房车的竞争,张兴海明确表示:“纯电先覆盖短途场景,混动解决长途续航,我们的新能源平台正在开发中。”他强调,不同场景需求不同,“新疆、戈壁等偏远地区,短期内还是混动更实用”。另外,他也透露,福田正与星程耀合作研发混动和纯电底盘,L2辅助驾驶、ABS等配置未来也将逐步应用于车辆。
智能化则是另一个突破口。丛立楠介绍,星程耀正推进“AI数字伴游系统”。
丛立楠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智能伴游功能,目前已规划从1.0到3.0的发展路径。”他表示,未来将推出AI数字伴游系统。用户输入目的地后,系统将像经验丰富的领队一样,全程提供服务:实时监控车辆及车内人员状态,在行驶过程中营造良好互动氛围;推荐目的地及线路中的拍照打卡点、停车宿营点、周边美食美景;提前预警并规避路况不佳的道路,以及房车常见的限高杆等问题,如同一位专业导游全程陪伴出行。
周子程则补充道:“这不是被动响应,而是主动服务,明年就能看到具体产品。”
从资产化到消费化
目前,这种生态协同的效果已初步显现。周子程表示:“暑期出游成为家庭刚需,房车租赁、线路游等碎片化消费正快速增长。”他认为,这本质上是“资产属性的改变”——从“家庭第三辆车”的大宗资产,转为“按天租赁”的碎片化消费,“就像共享单车激活自行车产业,房车生态也将重构文旅消费模式”。
记者注意到,目前,房车产业的商业模式也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靠“卖车赚钱”,现在转向“服务盈利”,这种变革正重塑文旅产业价值链。
周子程用共享单车类比:“共享单车没改变自行车销售,却激活了出行生态。房车也一样,从‘资产化’到‘消费化’,降低体验成本,让更多人能参与。”有关数据显示,国内旅游人均支出1024元。“用这个成本就能体验房车出行,市场潜力巨大。”他表示。
这种转型对产业链的影响是颠覆性的。丛立楠介绍,星程耀通过“直营店+加盟商+特约代理”的轻资产模式拓展销售,同时与山海赋合作开展“以租代售”“托管服务”,让用户花更少成本拥有和使用房车。张兴海也表示,福田的新能源底盘研发会优先对接租赁场景,“混动、纯电车型都将适配短途高频使用需求”。
那么,这种模式对文旅价值链有何影响?周子程表示:“它不仅是销售到租赁的转化,更是从‘整单消费’到‘零单消费’的趋势顺应,符合经济下行期大众消费特点。最终会带动制造、服务、营地等全链条增长,形成新的产业支柱。”
(编辑:张硕审核:童海华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