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刘旺 北京报道
8月7日,2025年农历立秋。益禾堂的全国门店系统在午夜时分跳出最后一个订单,当日总GMV定格在6700万元,同比增长51%,超过572万杯饮品被递出。其中,明星单品薄荷奶绿单日销量突破百万杯。
这绝非个例。沪上阿姨的秋季新品“富桂米麻薯牛乳茶”,上市仅两天销量便直逼55万杯;霸王茶姬全国销量同比暴涨200%;奈雪的茶外卖订单激增500%;就连咖啡品牌瑞幸也在这场奶茶盛宴中分得一杯羹,单日饮品销量突破2000万杯。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从2020年社交网络上的一句“52元奶茶红包”梗,到如今席卷线上线下、牵动亿万消费的全民性“入秋仪式”,“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已然成为新茶饮行业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营销战场与流量密码。而在今年,茶饮品牌不惜送车、送黄金来吸引消费者下单。
然而,在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打印机“吐单成帘”的窘迫、是店员累瘫的辛酸、是配送严重延误的投诉、是系统频频崩溃的混乱,更有消费者戏谑总结:“商家乱做、骑手乱拿、消费者乱喝。”这场狂欢,折射出哪些深层次问题?
抢占营销制高点
为了抢占“秋天第一杯”的营销制高点,各大新茶饮品牌与外卖平台早已摩拳擦掌,祭出五花八门的促销组合拳,力度空前。
以益禾堂为例,其在抖音直播间豪掷200万份立秋专属优惠券及1万份新品免费尝鲜券。记者不完整梳理发现,益禾堂的促销活动包括免配送费、买一送一、买电影票送奶茶券等。其中最为重磅的还是下单抽黄金活动。
同样送黄金的还有沪上阿姨,自8月7日0时起向在品牌微信小程序堂食或外卖的第1位、第11位等用户,每人送出一根与潮宏基合作定制的8克黄金。据媒体报道,潮宏基品牌的金价为1005元/克,8克黄金约合8040元。
此外,包括百分茶、奈雪的茶在内的品牌,也推出了买奶茶抽黄金的活动。
茶饮品牌豪掷的不仅是黄金,还有汽车。记者注意到,茶百道就推出了喝奶茶抽汽车的活动,8月7—10日,喝茶百道可以抽取五菱宏光马卡龙青春版(三代)。
平台也在推波助澜,美团发放了100万杯免单券,同时,在8月6日,美团还宣布请全国270万骑手喝“秋天第一杯奶茶”,发放新品奶茶券。京东则以差异化策略主打“立秋第一口炸鸡”。
同时,立秋也成为茶饮品牌推出新品的时机。美团数据显示,今年“秋天第一杯奶茶”期间,蜜雪冰城、益禾堂、星巴克、瑞幸咖啡、库迪咖啡、茶百道、沪上阿姨、肯悦咖啡等,超过100家奶茶品牌集体通过美团进行新品首发,包括茶百道的“阳光青提冰奶”、古茗的“云朵盐水鸭”、沪上阿姨的“富桂米麻薯牛乳茶”、蜜雪冰城的“苹果奶绿”等。
在一系列营销盛宴下,新茶饮品牌取得了不俗的战绩。霸王茶姬方面告诉记者,2025年“秋一杯”,霸王茶姬销量环比上涨200%,同比去年增长28%。在北京、上海、广州、湖南、云南等地,多家门店单量超过4000杯。
茶百道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透露,截至立秋当天中午,产品销量及销售额环比增长均超过340%,全国近2000家门店的销量涨幅超过500%。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茶饮品牌借“秋天第一杯奶茶”的热点契机,开展免单、买一送一、抽黄金等丰富多样的营销活动,成功实现了高销售额。虽然这类大规模营销活动使得营销费用大幅攀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利润无法得到保障,也不能简单认定在这场营销狂欢中利润不重要。
詹军豪认为,从财务角度看,高销售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摊固定成本,若品牌在原材料采购、供应链管理、人员安排等环节控制得当,依然可以保证一定的利润空间。从战略层面而言,品牌通过此类活动提升了市场知名度、吸引了新客户、增强了用户黏性,为长期发展筑牢了根基。对品牌来说,短期利润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但借助活动抢占市场份额、塑造品牌形象是更为关键的长期战略考量,属于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投资。
社交属性凸显
2020年9月22日秋分前后,一张微信聊天截图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一位女生晒出男友转账的52元红包,备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以此表达秋日关怀。24小时内,该信息冲上微博热搜,网友纷纷效仿,晒红包、晒奶茶照,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热潮。
2021年,品牌意识到“秋天第一杯奶茶”的商业价值,将活动锁定在立秋,开始主动营销。彼时,蜜雪冰城高频抽奖、古茗邀请明星代言、书亦烧仙草因订单量爆炸致歉,“奶茶界双11”的概念正式形成。
实际上,在商业营销中,类似的季节限定营销还有很多,如冬季围炉煮茶、春季各个品牌推出的樱花限定产品等,为消费者带来季节专属的“仪式感”。
在蓝狙策划董事长刘大贺看来:“季节营销最核心是应景。消费者容易被身边的环境影响,固有的认知中,到了不同节气,需要不同场景唤醒。商家此时营销无须改变消费者,只需顺应消费者的认知,做出消费者认为‘对应’的产品和形象,就可以轻松带动销售。”
此外,记者发现,“秋天第一杯奶茶”也带有一定的社交属性,如今“晒秋奶”已成为立秋当天的社交媒体固定节目。无论是晒出品牌包装、新品颜值、收到的红包转账截图,还是吐槽排队/配送经历,都是在进行社交表达和身份认同。拥有“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意味着参与了一场集体狂欢,获得了在朋友圈、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分享和互动的“社交货币”,满足了归属感和炫耀心理。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提到,“秋天第一杯奶茶”承载了一种情绪价值,是年轻人犒劳自己、表达自我感受的一种方式。
另外,今年这场营销盛宴绝非临时起意。早在8月初,记者在茶百道线下门店就看到,店员在张贴“喝茶百道抽秋天第一辆奶茶车”的条幅,为“秋天第一杯奶茶”预热。
清华大学爆点战略营销顾问孙巍就提到,商家要提前半年筹备新季营销的预算,预定好宣传的广告档期和渠道,同时提前备好充足的商品,在旺季来临前三个月就要开始营销,尽早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并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营销。
流量洪峰之下
然而,当海量订单如潮水般涌来,远超日常数倍甚至十数倍的峰值压力,瞬间冲垮了许多品牌和门店的运营能力,导致乱象丛生,消费者体验感断崖式下跌。
“喜茶爆单取茶要等3小时”——8月6日,这个话题冲上热搜。喜茶与超人气IP“Chiikawa”的联名活动引发抢购潮,但门店积压订单严重,周边套餐开售数小时就售罄,44元套餐被黄牛炒至168元。
8月7日,#饿了么崩了# 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发文吐槽:“饿了么崩了”“无法退单”“昨天的订单显示备餐状态”。
不仅是外卖平台,多个消费者反映,在高峰期通过品牌小程序下单时遭遇系统卡顿、崩溃,支付成功后订单却未生成,或订单状态长时间不更新。
门店也在承压,空间有限、设备产能不足、备料预估偏差、临时工培训不到位等问题,在爆单日集中爆发。
更离奇的是“订单穿越”现象。有消费者点的是A品牌,最终送达的却是B品牌的饮品,订单信息与实际商品完全不符,变成了“奶茶盲盒”。类似的场景在多家品牌门店上演,“商家乱做,骑手乱拿,顾客乱喝。”有消费者如此总结。
显然,2025年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在创造了一个个销售神话的同时,也上演了一幕幕运营失控的闹剧。
当下,有新茶饮品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回归冷静。”而或许这又是新一轮的“备战期”,在新茶饮的竞争红海当中,季节更替带来的潮流与商机,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新茶饮行业也是季节营销的主战场之一,如此看来,下一次营销大战或许不会太远。
-
-
-
2025-08-16 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