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李昆昆 李正豪 北京报道
近日,携程集团(NASDAQ:TCOM、09961.HK)公布了2025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数据显示,携程2025财年第二财季营收为148亿元、同比增长16%,环比增速较上一财季并未放缓,稍高于市场预期;利润方面,加回股权激励后的调整经营利润为46.7亿元,同比增长10.4%,高于市场预期。从业务口径方面来看,本季度携程入境游预订同比增长超过100%,出境游的机酒预订量超过2019年同期的120%,表现相当亮眼。
携程向好的业绩主要受益于出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携程方面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携程集团最新发布的入境游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在旅游接待、基础设施及安全环境等方面深受外国游客好评,但互联网访问、支付便利性、多语言服务等环节仍存在明显短板。报告建议行业与政府协同优化服务细节,进一步提升入境游体验,把握市场复苏机遇。
不过,今年以来,京东、美团、淘宝闪购等互联网平台的本地生活板块都在加快抢滩酒旅市场,未来酒旅市场的竞争将愈加激烈,也会对携程这样的OTA平台产生影响。就此,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张思远告诉本报记者,总的来看,互联网巨头切入酒旅市场对携程的影响呈现结构性分化:短期内可能加剧中低端酒店和本地生活场景的竞争,但难以撼动携程在高星酒店、国际业务及供应链上的核心壁垒;长期看,行业竞争将推动携程加速全球化布局和技术创新。
酒旅大战
携程2025年第二季度净营业收入为148.6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7.88亿元增长16%,较上一季度的138.5亿元增长7%,主要得益于越来越强劲的旅游需求,尤其在节假日期间表现更为突出。
今年以来,京东、美团、淘宝闪购的本地生活板块都在切入酒旅市场,甚至都在“挖角”携程,从业务和人才两方面对携程这样的OTA平台形成夹击。
在张思远看来,互联网巨头加码酒旅市场,对携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在竞争格局方面,携程中低端市场承压,高星酒店优势依然稳固。京东、美团、阿里等巨头主要通过流量导流和商家补贴切入市场,目标集中于中低端酒店和本地短途住宿方面。这类市场用户价格敏感性高,易受补贴政策吸引,可能对携程的经济型酒店预订业务形成分流。但携程在高星酒店领域优势显著,通过资本绑定和直签合作,掌控超120万家酒店资源,2025年中报显示酒店预订收入占比41.04%,其中高星酒店贡献超60%。而互联网巨头短期内难以突破供应链壁垒,其收到的酒店入驻申请多为中小品牌,高星酒店仍依赖携程体系。
在用户场景方面,携程本地生活流量承压,但全球化差异化优势显著。美团、阿里等主要依托高频本地生活场景进行转化,提升用户触达率。但携程用户以中长途旅游和商务出行为主,wind数据显示,携程2025年第二季度国际预订同比增长超60%,入境游预订增长100%,与巨头的本地短途场景形成错位竞争。
“在营利模式方面,携程佣金率承压,费用投入增加。京东‘零佣金’、抖音‘6折订房’等策略可能迫使携程在部分市场降低佣金率。为应对竞争,携程2025年加大AI研发投入和用户补贴,第二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至22%,短期内或影响其利润率。”张思远说。
“目前入境游对中国GDP贡献仍低于0.5%,远未达到发达国家1%—2%的水平,未来增长空间广阔。”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梁建章表示,“更重要的是,入境游增长所创造的机会,不光惠及旅游业本身,中小企业也尤其得益。从酒店、餐厅、旅行社到玩乐景点,当中不乏本地中小企业身影,它们在塑造旅游体验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致力于通过提供数字化工具、营销支持和平台接入来赋能这些企业,帮助它们成长并把握全球需求增长带来的机遇。”
相关调研显示,日本、韩国等主要客源国游客对中国旅游的三大优势给予高度评价:一是热情好客的服务态度,家庭及女性游客普遍反馈安全感强;二是高效便捷的高铁、地铁等公共交通,以及高标准的公共卫生设施;三是支付宝实时翻译、微信小程序导览及Trip.com一站式预订等数字化工具的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旅行便利性。
然而,报告也指出,四大痛点制约了外国游客的体验提升:一是互联网访问受限,超70%的受访者表示无法使用Google、YouTube等国际应用,现有VPN方案操作复杂;二是支付门槛较高,外籍用户绑定支付宝或微信支付需完成多重验证,跨境交易手续费问题突出,例如韩国游客需额外支付2.91%的费用;三是多语言服务不足,仅少数景区提供日语或韩语标识,语言障碍影响导航和紧急沟通效率;四是预约规则对外籍游客不友好,部分热门景点仅支持中国身份证预约,网约车平台也缺乏外语界面。
未来布局
针对不同市场的差异化需求,报告分析指出,日本游客偏好4—6天的深度文化游,中年群体依赖OTA平台预订,年轻游客则通过社交媒体探索小众景点;韩国游客受惠于15天免签政策,入境人数增长超30%,公共场所控烟不力也成主要投诉点。
报告建议采取分阶段优化措施:短期内可推出“旅游eSIM”提供有限国际网络访问,简化外籍用户支付绑定流程,并支持护照预约景点;长期则应建立多语言服务标准,加强涉外服务人员培训,并开发更具文化深度的主题旅游产品。中国入境游的硬件优势已获认可,下一步需在软服务上与国际接轨,通过细节优化提升游客体验。
携程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洁表示:“入境游、国际业务和年轻银发客群成为新增长极,AI创新持续提升用户体验。我们将继续与行业伙伴协同合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旅游市场的复苏与升级注入新动力。我们的目标是为旅游生态创造价值,并帮助合作伙伴把握新需求,推动行业可持续增长。”
谈及携程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张思远认为,首先,入境游与国际业务的潜力广阔。中国入境游市场空间广阔,2025年上半年入境人数同比增长30%,但对GDP贡献仅0.3%。携程已在北京等机场设立入境游咨询中心,接入26种语言AI翻译系统,wind数据显示,携程2025年第二季度入境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00%,其中韩国、东南亚客源占比超70%。
AI与供应链效率提升也可以提供稳定的技术壁垒。携程推出“AI旅行助手”后,2025年第二季度住宿预订收入同比增长21%,效率优势显著。供应链方面,通过“资本+直签”模式绑定头部酒店,且大量中小平台仍依赖其资源,短期内难以替代。
不过如果巨头竞争加剧,携程的利润可能会进一步承压。若巨头持续加码补贴,可能压缩携程中低端市场份额。携程2025年预测销售费用率30.5%,若费用增速超收入,将影响其盈利。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
-
-
-
2025-09-05 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