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千亿口腔蓝海市场 西南小城建成全球最大隐形矫治器生产基地
2025-09-08 02:09      作者:陈雪波 卢志坤     来源:中国经营网

资阳口腔产业800.jpg

资阳市生产的部分口腔医疗器械。陈雪波/摄影

中经记者 陈雪波 卢志坤 资阳报道

“原来用进口材料种一次牙得2万元,现在材料国产化以后,费用降到了四五千元。”9月5日,在四川资阳高新区的中国牙谷展示馆,一位工作人员指着展示品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道。当天,“中国口腔新健康行动・川渝行”活动在资阳举办。

四川省资阳市位于成都市东南侧,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重要城市。该市拥有医疗器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清洁能源、食品轻纺5条产业主链和11条细分领域产业链。其中,口腔产业链已经获得行业内多个“第一”。

资阳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光华在接受《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资阳高新区将与行业协会、专业院校一起,培育更多领域内人才,推动中国牙谷更多的技术孵化。

着力提升企业拿证效率

数十年来,四川积累了丰富且优质的医疗资源,特别是以华西医院为首的一批医疗机构聚集了来自全国的顶尖医疗人才,也吸引了大量病患前来就诊。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同时将医疗资源转化为生产力?资阳市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口腔产业。

2016年,资阳市启动建设中国牙谷,布局口腔设备、材料、服务等细分产业。经过数年的发展,中国牙谷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累计引进企业144家,374个口腔产品远销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实现年产值37亿元,约占全国产业总产值的10%。为了保障人才配套,2019年,资阳口腔职业学院正式成立,开设了口腔医学技术、医疗设备应用技术等17个专业,在校学生已达8000余人,并与120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中国牙谷不仅在产值上取得了突破,还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全球第一”。项目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已取得规划建设面积全球第一、口腔产业链完整度全球第一、隐形矫治器年产量全球第一、口腔产业聚集度全国第一及口腔产品注册证数量也达到了中西部第一等成果。资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发扬在活动上介绍,资阳市的中国牙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口腔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地之一、全球最大的隐形矫治器生产基地。

另据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郭强透露,当前我国口腔健康形势严峻,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70.9%,35至44岁人群牙龈出血率87.4%,两次刷牙率仅为36%,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我国社会大众对口腔保健态度积极,政策支持有力,发展潜力大。口腔护理市场规模以10%的年复合增长率稳步增长,预计2025年将突破1000亿元。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中国牙谷科创园、资阳口腔职业学院、中国牙谷学术交流展览馆等项目先后建成投用,为资阳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资阳市还投资3亿元打造中国牙谷科技创新中心,检验检测中心获评国家级CMA资质认证,拥有西部第二个、四川唯一面向医疗器械产品的电子兼容实验室。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打消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顾虑,资阳高新区特别在“拿证”效率上下功夫。入驻企业的产品注册时间较常规时间缩短60%,实现一类证当日办,二类证不排队,三类证畅通办。其中二类证一般不超过半年,三类证一般九个月不超过一年。

“火箭火车”产业齐上阵

9月5日当天,资阳制造的第三枚民营商业运载火箭谷神星一号(遥十五)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开运一号、驭星三号08星、云遥一号27星三颗卫星及爱神星留轨试验平台精准送入预定太阳同步轨道,实现“三发三捷”。

贾发扬在9月5日的活动上介绍,在口腔市场之外,资阳市还积极布局了众多未来产业。资阳是西部首个商业火箭研发生产基地,是全省最大的内燃机车出口基地,是全国最大的柠檬生产基地,还是全国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

此外,资阳市还在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加大了研发力度。据了解,到2025年,资阳市的新兴产业将达到相当规模,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里还拥有百威西部地区最大的啤酒生产基地。百威啤酒落地十年,累计生产400万吨,实现产值120亿元。

资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资阳地处“成渝之心、巴蜀门户”,近年来依托中国牙谷的产业优势,在口腔健康事业与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资阳市将继续以最高效率、最优服务、最强保障为企业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口腔清洁护理产业成为中国牙谷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快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中国牙谷。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