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
“现在中国工业自动化达到了引领国际水平的阶段,尤其是在工业自动化的新兴领域,如具身智能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中国从一开始就在引领的位置上。”步科股份董事长唐咚如是指出。
9月10日,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科创板迈向“新高地”暨“硬科硬客”2025年会于上海盛大举行。在“从‘实验田’走向‘示范田’,科创板企业如何保持高速发展”圆桌论坛上,唐咚表示,步科股份的目标是面向全球的,并且很早就确立了聚焦部件、成就全球机器人的使命,公司也已开始推进本地化和实地化的全球化。
“相信随着技术进步和全球化业务的推进,未来几年步科股份的国际销售额增速及营收占比会越来越高。”唐咚对公司国际化前景表示乐观。
步科股份董事长唐咚
科创板带来信心
“科创板对步科股份的影响非常深远。”唐咚说道。
唐咚表示,步科股份与许多科创企业一样,规模不是很大,但又面对一个崭新的市场,没有现成的成熟技术,企业必须创新,因此研发投入非常大。
2020年11月,步科股份在科创板成功上市,首发募集资金3.81亿元,步科股份迎来“及时雨”。
“正是因为科创板的成立,在科创板上市,给了我们非常大的信心,让我们敢于投资,在规模不大的时候敢于提前布局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唐咚解释道。
步科股份2025年中报显示,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研发和创新,公司目前已拥有人机界面、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伺服系统、步进系统、低压变频器等完整的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产品线,可为客户提供设备自动化控制、机器人动力产品及解决方案。
2025年上半年,步科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8%。
推己及人,唐咚表示,目前还有许多科技型公司想上科创板但充满挑战,即使可能它们中间也有很多非常好的技术,但审批还是非常严格。
“这种严格是有必要的。但如何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又能够更好地赋能这些优秀的科技公司,让中国科创企业更好地发展,是科创板应该进一步考虑的。”唐咚表示。
关于全球化,唐咚认为,中国企业已经通过苦练“内功”具备了“出海”的实力,现在正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的时候。
唐咚表示,步科股份作为工业自动化的供应商,过去主要专注于国产化替代,但国产化替代还是替代外国的,现在中国工业自动化达到了引领国际水平的阶段,尤其是在工业自动化的新兴领域,如具身智能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中国从一开始就在引领的位置上。
“步科股份的目标是面向全球的,并且很早就确立了聚焦部件、成就全球机器人的使命,公司也已开始推进本地化和实地化的全球化。”唐咚指出,相信随着技术进步和全球化业务的推进,未来几年步科股份的国际销售额增速及营收占比会越来越高。
跨越康波周期
“步科股份是以机器人发展作为战略核心,但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长期发展、短期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唐咚指出。
一般而言,一项技术处于导入期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过高估计它的潜力;而当技术处于成长期的时候,人们又会过低估计它的潜力。
具体到机器人领域,据唐咚介绍,步科股份所处的机器人行业包括各种不同的机器人类别。其中,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搬运AGV机器人等类别现在都已经进入成熟期,并且在成熟期里还保持相当可观的增长。而步科股份长期以来一直是这些机器人厂商的主要供应商。
另一方面,对于当前备受关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领域,唐咚认为其仍处于技术导入阶段,新需求仍在不断发散,催生出新的技术方案。
“我们非常看好这些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也把这些技术作为长期发展方向,在积极地开展研发。”唐咚表示,步科股份目标是成为“最懂机器人的部件公司”,因为未来客户需要的不仅是硬件部件,更包括配套的部件模型。这些模型将直接助力人形机器人完成从模型端训练到实体端的应用成功。
唐咚同时强调,新涌现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这些未来的技术,对目前成熟稳定增长的工业机器人是没有市场的,因为成本太高。
因此,要跨越康波周期,公司要思考把上一个康波周期的机器人和下一个康波周期的机器人结合起来,保证商业的持续成功和对未来技术的长期研发。
“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解决产业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的技术波动问题。”唐咚如是表示。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