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卷”求职包装 银行HR经理难辨千里马 | 服贸会
2025-09-13 01:09      作者:索寒雪     来源:中国经营网

服贸会091201小图.jpeg中经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

“前一段时间,我与一家重要银行客户——中国最领先的商业银行之一的HR总经理聊天时,他谈到了一个困惑。”9月12日,在2025年服贸会配套会议“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大会上,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位总经理发现,学生们面试准备过于充分,以至于通过常规面试,他很难看清这些学生在精心‘职业包装’背后的真实面貌。”

据介绍,如今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这家银行是众多高校毕业生梦寐以求的就业平台。

这种情况折射出企业的矛盾:一方面,面对庞大的求职人群,企业本应感到欣喜;但另一方面,候选人准备得过于“标准化”,让企业难以真正分辨谁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记者了解到,普通高校在毕业季一般都会开设求职课程,一些专门机构甚至提供收费培训。记者注意到,有机构的培训内容涵盖简历制作、面试技巧,从网申到offer谈判的全流程指导;还有“无经验简历包装”技巧,以及群面、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攻略。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更准确识别人才,企业需要从多个维度评估候选人,包括行为风险、价值观以及其在数字平台上与企业的互动,从而更好判断其是否适合岗位与企业文化。这不仅对企业有利,对候选人也有益处。

上述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表示,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如今无论男女都怕“入错行”。不少人盲目跟风,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在大众裹挟下做出错误判断。这样的选择未必能实现最佳的资源配置,对个人未来发展也可能弊大于利。

“因此,我们认为,多维度筛选、帮助企业和候选人实现精准匹配的功能,将更好地辅助未来人才就业发展。”该负责人说。

他建议,应共建新型人才生态,完善先进制造业的人才发展体系;高校要增加相关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并与人才机构密切合作,更快迭代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接触行业、职业和技能的前沿动态;人才服务机构则要发挥“生态连接器”作用,通过数据洞察、技术能力和平台资源赋能产业发展,并通过产业人才报告、行业招聘专场、就业指导等多种形式,支持人才生态空间的建设。

(编辑:郝成 审核:吴可仲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