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效应显现 上市公司“贷”动科技并购
2025-09-29 02:09      作者:郭建杭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郭建杭 北京报道

商业银行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9月份有8家上市公司发布并购贷款相关事项的公告。

近期的上市公司并购贷款案例体现政策引导效应,科技型企业成为核心受益群体,8家上市企业获得银行批复的并购贷款涉及授信总额约41亿元,其中授信主体多为科技企业。

科技型企业并购活跃

从8家上市公司发布的并购贷款公告来看,除安宁股份的贷款规模达30亿元外,其余均在3亿元以内,其中还有2家为千万元级别。

安宁股份公告显示,安宁股份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向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6家银行组成的银团申请总额30亿元的并购贷款,期限长达7年(84个月)。该贷款用途专项用于支付对攀枝花市经质矿产及其关联企业会理县鸿鑫工贸、立宇矿业的实质合并重整交易价款。担保方式以经质矿产持有的小黑箐经质铁矿采矿权作为抵押,同时安宁股份将所持三家标的公司的全部股权进行质押。

安宁股份方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此笔并购贷款的利率以LPR为定价基准,经公司与银行协商后签署协议最终确定。其资金拨付将与并购进程同步。”

一位接近安宁股份人士指出:“资源+股权双重增信模式在矿产类并购中较为常见,既体现了资产的可抵押价值,也反映出金融机构对项目底层资产的认可。”

9月20日,挖金客发布公告称,为优化融资结构,基于公司融资需求的考虑,挖金客拟与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签订《并购贷款借款合同》及《股权质押合同》,公司拟质押持有的下属全资子公司北京壹通佳悦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向厦门国际银行申请金额不超过6000万元的并购贷款用于支付收购壹通佳悦股权的交易价款和费用。

公开信息显示,挖金客是一家数字化应用技术和信息服务提供商,业务范围涵盖数字化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移动信息化服务和数字营销服务等领域。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5年,已有28家上市公司发布并购贷款相关事项的公告,其中科技型企业数量最多。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记者:“考虑到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带动市场活跃,并购贷款新规释放政策红利等因素,2026年或迎来并购贷款放量增长。”

法询智库方面认为,未来并购贷款还将呈现两个趋势:10年期贷款占比持续提升,尤其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政策允许的最长融资期限将成为企业首选;担保结构多元化“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信用+履约保函”等创新组合将逐步涌现,进一步降低科技型轻资产企业的融资门槛。

银行风控能力迎考

从银行角度来看,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答之题,商业银行加大并购贷款投放力度,扎实推进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落地。

例如,为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政策,重庆农商行在今年3月份政策出台后,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深入对接企业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扎实推动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落地、落细、落实,全力支持全市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

在浙商银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浙商银行行长助理侯波表示,下半年加大对浙江大本营等经济发达区域的投放,重点配置个人住房按揭、项目贷款、银行并购等中长期贷款,进一步夯实全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商业银行在加大对并购贷款投放力度的同时,其专业能力与风控水平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8月20日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并购贷款业务监管框架全面升级,对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专业团队作出明确要求。

根据监管要求,开展控制型并购贷款业务的银行,上年年末并表口径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不低于500亿元;而要开展更为复杂的参股型并购贷款业务,门槛则提高至1000亿元。同时要求银行设立专业团队,以及对团队拥有负责任的从业经验者等有明确限定。

在这一规定要求下,并购贷款业务将集中于规模较大、综合实力和风控能力更强的银行,有效防止部分中小银行在专业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盲目进入高风险领域。

娄飞鹏认为,目前多数并购贷款规模较小,反映了当前并购市场以中小型并购为主,且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更为审慎。并购贷款新规对银行的资产规模和专业团队提出了明确的准入要求,如资产规模门槛、专业团队要求等。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