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党鹏 成都报道
“公司目前整体还是以国内市场为主,出海以赋能品牌和产品为主,后期出海方面计划以披露信息为准。”9月10日,天佑德酒(002646.SZ)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按照天佑德酒此前提出的“县域化、国际化、年轻化、终端化”战略,出海是其重要支撑。为此,近日天佑德酒对其美国全资子公司Oranos Group,Inc.(以下简称OG)进行最后一次增资。但天佑德酒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美国公司业务亏损1300余万元人民币。
不仅如此,天佑德酒的业绩近几年呈现持续下滑。尤其是公司一直致力于全国化,但省外业绩不升反降。
“天佑德酒的‘四化’战略协同关键在于以县域化为根基渗透市场,以低度酒及其他年轻化产品吸引新消费群体并反哺品牌创新,同时借国际化探索青稞品类差异化教育,提升品牌溢价,最终通过终端化的渠道精细化运营实现用户转化与数据反馈,形成‘本土市场支撑海外探索、年轻产品激活传统渠道、终端运营赋能全域动销’的闭环。”白酒行业专家蔡学飞表示。
难以走出青海市场
天佑德酒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46.02万元,下滑35.37%。
此外,截至6月末,公司在青海省内经销商为77家,其他地区为522家。但是在上半年,青海省内实现营收4.61亿元,占比68.49%;省外实现营收1.98亿元,占比29.46%,同比下降17.18%。
“在今年上半年,中国白酒行业面临较大压力。消费者愈发理性,购买白酒更加看重性价比,高价产品需求偏弱。”天佑德酒在财报中如此解释。
蔡学飞认为,天佑德酒作为具有高原生态概念的清香型酒企,其在区位、生态、原料与香型等方面拥有诸多优势,但是西北市场容量小、消费能力弱,天佑德酒想要发展必须积极进行全国化拓展。
“虽然天佑德酒在省外拓展的经销商数量可观,但贡献率低,底层问题还是市场对于天佑德酒的品牌认知局限、企业自身渠道效率不足,以及越来越高的竞争壁垒。”蔡学飞表示,青稞虽然具有很多独特价值,但是其品类差异化未能突破地域饮食文化认知鸿沟,省外消费者接受度低,而且省外经销商规模小、毛利空间压缩,推广难度较大。加之全国名酒下沉挤压,区域酒企在品牌溢价和渠道成本控制上劣势明显,天佑德酒短期难以打破“输血式扩张”困境,只能进行省外优势区域重点聚焦与机会市场点状突破。
记者注意到,在甘肃、四川市场的商超或者餐厅,很少看到天佑德酒旗下的子品牌,其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青海省内以及西藏。
“对于青海市场,公司仍然是全渠道、全价位带覆盖,不同的时期侧重的价位带会有所不同。甘肃市场在推动与青海的融合、一体化。四川市场由西藏公司覆盖,通过旅游融合等拓展西藏阿拉嘉宝品牌产品。”天佑德酒表示。
出海的高风险与高潜力
9月5日,天佑德酒公告,公司最后一次向OG注资60万美元。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向OG增加注册资本400万美元事项已全部实施完成。
这项总计400万美元的增资计划,是在2024年7月12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公告显示,2024年8月、2024年12月、2025年6月,公司分别完成了向OG注资200万美元、75万美元和65万美元。由此,在本次增资完成后,天佑德酒对OG的出资额增加至1600万美元。
“出海计划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我们有几款产品出口到美国和加拿大,目前 Tashi 青稞白酒已经进入了美国的 Costco,并且实现了少量动销。”天佑德酒介绍道。
实际上,天佑德酒旗下产品除了青稞白酒之外,还有青稞威士忌、葡萄酒以及果味产品。OG主要掌管其美国葡萄酒酒庄等境外资产运营,以及推动Tashi 青稞白酒进入美国商超。
天佑德酒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海外营收仅为351万元。其中,美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36万元、净利润-1302.28万元。此外,除了青稞白酒之外,公司其他青稞酒类(即青稞威士忌等)和葡萄酒,在上半年总营收仅为541万元,在总营收中占比为0.94%。
“客观地说,对于天佑德酒这样的区域酒企,出海战略是一种高风险与高潜力并存的长期布局。”蔡学飞认为,其持续注资的美国子公司虽面临七年连亏、净利润严重下滑的现实压力,但核心价值在于抢占增量市场和品牌国际化卡位,通过品类差异化打开海外认知。
就此,蔡学飞认为,美国作为最大单一烈酒市场,具备潜力,天佑德酒具有高原生态青稞概念,也有提前布局的战略意图。持续注资行为,短期看国内主业承压时输血海外可能加剧现金流风险,长期则需平衡资源,实现海外盈利转化而非仅“减亏”,获得稳定业绩增量,这十分考验天佑德酒的战略耐心与资本耐受度的博弈。
但在白酒行业独立评论员肖竹青看来,天佑德酒的所有战略,必须服从“先止血、再造血”的急诊原则;任何无法有效去库存的策略,都是“慢性自杀”。肖竹青建议,比如将威士忌砍掉橡木桶陈化环节,改做50度青稞伏特加,出口中亚市场;红酒酒庄改为“青稞酒工业游”景点,重新讲故事。
“四化”战略仍有待协同
记者注意到,2015年—2016年,天佑德酒进入多品类扩张期。其先是收购中酒时代酒业(北京)有限公司布局酒类垂直电商,后在美国设立全资子公司OG。2016年5月,天佑德酒宣布与劲牌、奇正集团合资成立西藏天佑德青稞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一起布局健康白酒市场。但是三方早已分手,甚至合资公司名称改为西藏阿拉嘉宝酒业。
面对业绩的连年下滑,天佑德酒在2024年财报中提出,2025年将全力为公司全国化进程做好布局。
“以‘县域化、国际化、年轻化、终端化’四化格局为载体,上半年在全力稳固青海省内基本盘的同时,加速发力晋、陕、豫等省外市场,构建省外第二增长曲线。并积极寻求市场增长点,比如县域化、年轻化以及光瓶酒百元价位段等增量的机会,特别是在年轻化产品开发(包括低度化、果味化、健康化等)、场景打造(醍醐文化空间等)、包装设计等方面均开展有效的尝试,进一步加速全国化进程。同时,持续加速‘出海’计划,推动美国市场开发布局工作。”天佑德酒在上半年财报中如此总结。
记者注意到,比如年轻化方面,公司推出了28度柠檬风味青稞酒、43 度雪莉青稞酒,通过电商、直播等平台,争夺年轻消费者群体。“我们积极地尝试提供新的消费需求,主要以‘果味+’的产品为主。”天佑德酒表示。
在蔡学飞看来,“果味+”低度产品的推出,是其年轻化战略的关键落地,短期内对业绩的直接拉动可能有限,但获得了市场好评,并在品牌焕新和吸引年轻客群上显现价值。这些产品通过线上渠道首发,契合新消费人群购买习惯,并借助新媒体内容实现低成本曝光,为品牌传播、渗透新兴饮用场景提供了机会。
但对于天佑德酒的产品线布局,蔡学飞认为,威士忌与红酒业务属于企业品类多元化战略的一部分,虽然业绩一般,但是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也是对于白酒市场的另类补充。“但客观地说,其威士忌与红酒品牌力弱、渠道匮乏,加之主业青稞酒面临名酒挤压,导致新品类未形成差异化优势,短期内突破专业市场壁垒,可能还面临着‘多元化失焦’的问题,从而拖累主业。”
蔡学飞总结说,在“四化”协同中,需要消耗极大的资源,需要企业的长期主义坚守,更需警惕资源分散风险。作为区域酒企,在县域市场验证年轻与国际产品的适配性方面更要理性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