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围绕“十五五”金融改革发展方向,更加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2025-10-17 10:10      作者:封莉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封莉 北京报道

1760709851282457.png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将于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金融街举办,论坛年会组委会秘书处执行秘书长,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郅海杰10月17日表示,年会将围绕“十五五”金融改革发展方向,更加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除发布一批金融政策外,还将集中揭牌一批重要机构、签署一批国际合作备忘录,推出一批金融科技、绿色发展、产业金融等领域的代表性项目与报告。

据悉,本届年会主题为“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聚焦推动全球金融高质量发展,呼吁进一步凝聚创新共识、激发变革动力、推进重塑行动,共同构建更具韧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金融体系。

四中全会后,经济金融领域首个国家级、国际性论坛

在10月17日举行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新闻发布会上,郅海杰表示,今年的论坛年会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国家重要金融政策发布。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将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经济金融领域首次举办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年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围绕“十五五”金融改革发展方向、进一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届时系列金融政策将在年会期间发布。

二是国际交流合作深入拓展。年会将围绕京港金融合作、中欧投资促进、中欧保险创新、中美金融交流、“一带一路”及周边国家融资融智融商、跨境投资促进国际产业合作等重要课题深入开展交流研讨,并继续举办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会议以及多场境外分会场活动,为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探索新机遇新路径。

三是更加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年会将在紧扣金融“五篇大文章”分别设置相关议题活动的基础上,特别设置了2场民营经济发展议题活动,一个是企业家圆桌会议,一个是金融创新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年会期间还将举办系列投融资对接活动,广泛邀请企业、投资机构及专家学者参与,为企业提供路演展示、金融对接平台,积极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四是论坛年会成果集中发布。年会期间除了发布一批金融政策外,还将集中揭牌一批重要机构,签署一批国际合作备忘录,推出一批金融科技、绿色发展、产业金融等领域的代表性项目与报告。金融科技大会将举办2025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大赛颁奖仪式暨金融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专场活动。

首次举办“中欧保险创新论坛”,探讨保险车型综合分级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副主任鄢姣在17日的发布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将出席今年的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金融监管总局是金融街论坛年会的共同主办单位,据鄢姣介绍,该局将举办2025金融监管总局国际咨询委员会会议、中欧保险创新论坛和“安全开发应用人工智能 助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论坛。其中中欧保险创新论坛将围绕保险车型综合分级、智能驾驶、行业协同发展、绿色保险发展等创新议题深入探讨。

鄢姣表示,“中欧保险创新论坛”是首次举办,旨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增强中欧保险以及保险业与相关产业间的交流合作,推动保险创新与监管协同,共建中欧保险生态合作新范式。本次论坛主题是“新能源、新智能、新未来——智能浪潮下中欧保险业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探索”,将主要围绕保险车型综合分级、智能驾驶及行业协同发展、绿色保险发展等创新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保的新能源车辆超过4000万辆。记者了解到,在本次论坛上,也将介绍保险车型综合分级话题。

证监会:论坛期间将有政策发布

中国证监会是金融街论坛年会的共同主办方。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王利介绍筹备情况时表示,论坛期间将会发布政策。同时,中国证监会国际顾委会会议将首次在论坛期间举办,证监会科技司将承办资本市场金融科技论坛。

此外,北京证券交易所将承办一场平行论坛,以“创新 合作 开放——全球经济重构中的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为主题,突出搭建“产业—科技—金融”互动平台的特色。

据悉,证监会主席吴清将出席今年年会并作主旨演讲。

王利在介绍中国证监会支持北京市建设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方面工作与成效时表示,北交所设立四年多来,基本构建起了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特色制度安排,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作用日益显现。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达279家、总市值超86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九成,合格投资者数量达900多万户,投资者参与度持续提升,市场功能不断完善。高标准建设北交所债券市场,累计发行政府债券约13.6万亿元,信用债市场开市运行,债券品种不断丰富。

同时,证监会不断提高资本市场“北京板块”的服务功能。北京上市公司总市值居全国首位,近年来超八成新上市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了产业优势。

在打造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新高地方面,证监会积极支持北京市出台落实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系列工作举措。深化科创板改革、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等典型案例正在京加快落地。累计将27个项目纳入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自2023年8月开板以来,已支持960余家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发展,累计融资超300亿元。北京金融机构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发挥“头雁效应”,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加快培育,目前共有6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

在先进制造业、数字技术等领域加强贸易投资合作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主任陈之为表示,该局将于10月30日下午主办专场活动暨闭幕式,并精心构建了高层次、多元化的中外嘉宾阵容。

他特别强调,以新兴经济为引擎,在先进制造业、数字技术、绿色能源等领域加强贸易投资合作,为全球和区域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为全球经贸发展贡献增长点。

在外汇管理支持北京市高水平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他表示,结合首都经济发展实际和企业迫切需求,国家外汇管理局持续推进外汇领域高水平开放和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积极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和“两区”建设,推出多项外汇便利化政策措施。

比如,在北京市率先实施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外籍来华人员乘坐地铁轨道交通可持外卡“拍卡过闸”等政策,并率先实现外币兑换服务设施在四、五星级酒店及重点文旅场所全覆盖,提升首都外籍来华人员外汇支付便利。

支持以跨国公司和“高精尖”产业为代表的总部经济发展,跨国公司资金池政策引领全国,形成了服务不同规模跨国公司的资金池管理框架,帮助百余家跨国公司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财务风险。有关数据显示,北京市参与试点企业年均跨境资金收支规模超1400亿美元,有力支持了北京总部经济的发展。

指导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建立外汇衍生品银企服务平台,率先将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服务纳入普惠金融体系,帮助更多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利用好外汇衍生品,有效应对汇率双向波动。目前,北京地区超2300家企业通过服务平台累计签约外汇衍生品业务129.4亿美元,中小微企业家数占比超九成。

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积极支持北京市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增加自贸试验区政策供给,积极支持北京“两区”建设提质升级。

(编辑:朱会珊 审核:朱紫云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