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张硕 北京报道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在京举办第13届中国可持续发展对话会,《中国经营报》记者现场了解到,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与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启公益合作项目,共同致力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标志着梅赛德斯-奔驰成为唯一一个公益合作覆盖中国首批五大国家公园的跨国企业。与此同时,生产全新梅赛德斯-奔驰纯电CLA的前驱车工厂获《ISO 14068-1:2023实现碳中和核查声明》认证,成为中国汽车制造工厂第一例。
10月28日,新华社全文刊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一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勾勒蓝图的纲领性文献,将“绿色发展”定位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对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系统性、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明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必须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025年恰逢中欧建交五十周年,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生产研发二十周年。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佟欧福(Oliver Thöne)在对话会表示:“奔驰一直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力求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及供应链协同实现‘零排放’出行的战略愿景。奔驰恪守‘商责并举’的运营理念,十八年在华坚持在环境保护、文化传承、教育支持、交通安全等领域践行企业公民责任。近期,我们开启了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战略合作,成为唯一一个与国家五大国家公园在环境及生态领域开展合作的跨国企业。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合作伙伴和千万用户,一起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国的绿色发展目标。”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柏睿凯(Jörg Bartels)表示:“二十年来,北京奔驰与中国的合作伙伴一起践行绿色发展,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生产。最近,生产全新梅赛德斯-奔驰纯电CLA的前驱车工厂凭借扎实的节能减排举措,获得了《ISO 14068-1:2023实现碳中和核查声明》,这是中国汽车制造工厂的第一例。现在,北京奔驰已准备迎接奔驰品牌史上最大规模产品发布计划。同时,几乎所有生产供应商都已加入我们的脱碳倡议。”
累计公益投入超3.6亿元 多维公益范式成行业可持续发展“伞护物种”
记者采访了解到,自2007年开启在华公益以来,奔驰累计公益投入已超3.6亿元,落实公益项目近百个,惠及超1亿人次。今年是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成立十五周年。本届对话会上,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宣布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启动与三江源国家公园为期三年的公益合作。该合作紧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系的总体部署,响应“多方参与、共建共享、协同推进生态保护”的号召,将围绕园区管护能力提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社区共建共护机制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教育推广等重点方向,推动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助力三江源这一“中华水塔”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构筑高原生态屏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有关资料显示,2021年,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五大国家公园,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同期,“梅赛德斯-奔驰国家公园行动”正式落地,在五年间构建了横跨四大国家公园、覆盖三大旗舰物种(大熊猫、海南长臂猿、雪豹)的保护体系,形成了从生态保护到青少年自然教育的多维公益范式。随着此次与三江源携手,梅赛德斯-奔驰成为唯一一个对首批五大国家公园实现完整公益覆盖的跨国企业。
除“国家公园行动”外,未来3年,星愿基金将通过“碳中和人才教育”计划支持清华大学培育碳中和青年人才,联合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等机构,推动组建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青少年气候人才交流平台,并支持中国碳中和人才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UNFCCC COP)等国际气候行动,赋能青少年气候能力建设。本期合作预计将直接和间接惠及超241万人次。
提前达标!奔驰纯电CLA电池热稳定性符合2026年生效新国标
今年9月在北京奔驰正式下线的全新梅赛德斯-奔驰纯电CLA即将于11月在中国上市,并开启梅赛德斯-奔驰史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与产品发布计划。

北京奔驰电池工程师讲解全新纯电CLA电池安全性及能效表现 张硕|摄影
据北京奔驰工程师介绍,全新梅赛德斯-奔驰纯电CLA配备高效的800伏电驱系统和同级独有的两挡变速箱,具有866公里的CLTC续航里程,百公里能耗10.9千瓦时。此外,全新梅赛德斯-奔驰纯电CLA开发过程经历180次实车碰撞,配有同级领先的11个安全气囊,并能实现毫秒级的高压自动断电;其电池的热稳定性已完全符合将于2026年生效的新国标。
据介绍,近期奔驰升级与字节跳动和Momenta战略合作。在全新梅赛德斯-奔驰纯电CLA上,搭载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的虚拟助手将更加智能;而与Momenta合作研发的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则让其更加从容应对中国路况。到2027年,梅赛德斯-奔驰将陆续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包括基于全新MB.EA架构的梅赛德斯-奔驰全新纯电GLC SUV长轴距版本,以及纯电C级车、纯电E级车和轻型商务车。
记者了解到,今年8月,梅赛德斯-AMG GT XX概念车一举创下25项世界纪录,在8天内以几乎300公里/小时的恒速疾驰40075公里,约等于绕地球一周。同月,一辆轻度改装的EQS测试车辆,配备创新的锂金属固态电池,在中途不充电的情况下完成了1205公里旅程。
携手供应商,让奔驰绿覆盖全周期
今年是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生产研发二十周年。北京奔驰是北京首批申购绿电的企业之一,仅2024年就采购绿电超3亿度,占其用电总额的约60%。2024年,北京奔驰实现单车生产碳强度同比下降38%。其中,顺义工厂的喷漆车间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废热回收系统可将300°C的废气转化为冷冻水,每年削减用电100万度,减少碳排放约620吨。近日,北京奔驰前驱车工厂获得《ISO 14068-1:2023实现碳中和核查声明》,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该认证的汽车制造工厂。基于一系列能源管理新举措,前驱车工厂2024年较2023年实现了减排近2.2万吨CO2e,相当于近120万棵树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福建奔驰已达成生产碳中和,是福建省首批100%使用绿电的企业。2024年,福建奔驰通过有针对性的节能项目节约256万度电,约占其总能耗的约3%。在运输方面,福建奔驰优先考虑多式联运,将铁路和海运作为传统公路运输的低碳替代方案,并借助中欧班列提高了“一带一路”沿线的运输效率。数字化的物流信息控制塔平台也进一步提升了调度效率。
据悉,在供应链端,截至2025年6月,北京奔驰和福建奔驰几乎所有的生产供应商都已经签署了“愿景意向书”,承诺践行碳中和目标。北京奔驰还要求为新车项目采购的原生铝材引入铝业管理倡议(ASI)监管链认证要求,从源头落实对高排放原材料的管控。通过搭建“驱动可持续”平台,北京奔驰持续向供应商输送涵盖生命周期评估、碳核算、绿电采购及CCER机制等核心议题的培训,支持供应商的可持续发展工作。
此外《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中国可持续发展蓝皮书2024—2025》同期发布,历经二十载在中国深耕发展,梅赛德斯-奔驰致力于“以更可持续的方式打造最令人向往的汽车”,在满足中国用户豪华出行需求的同时,践行环境保护和企业社会责任。站在二十周年的新起点,梅赛德斯-奔驰将继续携手合作伙伴、致力于实现绿色产业生态、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编辑:童海华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