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铁路混改样板国铁吉讯员工降至0人 App关闭部分服务
2025-05-20 04:05      作者:路炳阳      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路炳阳 北京报道

近日,铁路企业混改第一样板——国铁吉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吉讯”)有关工作人员和服务内容发生重大变化。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国铁吉讯缴纳社保的职工人数已从高峰时期的300余人降至2024年0人。

5月16日,国铁吉讯同名App更是发出通知,称因业务调整,将于2025年6月15日关闭部分服务,国铁吉讯App将不再保留用户行程记录。

一位曾在国铁吉讯供职多年的离职员工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其实在2023年时,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和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的高管就已撤离公司。

国铁吉讯App是国铁吉讯公司最主要的产品。该公司于2018年6月,由吉利、 腾讯出资43亿元,联合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投”)合资成立,中国铁投则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

国铁吉讯App原名“掌上高铁”,是中国铁路出行服务App。国铁吉讯公司称,其可以为铁路旅客提供线上线下协同出行的全过程服务,服务范围包括购票、高铁wi-fi、打车、住宿和订餐等。可以看出,国铁吉讯App服务内容与国铁集团出品的“铁路12306”App同质化严重。

从2018年成立至2019年,国铁吉讯也曾短暂辉煌过。在2020年年初召开的国铁集团全路工作会议上,时任国铁集团董事长陆东福称,国铁吉讯等铁路混改企业经营持续向好,动车组Wi-Fi已累计覆盖3亿人次,高铁+共享汽车业务覆盖24个城市,全年完成4万单,同比增长8.8%。

当时,就国铁企业加快推动股份制改造议题,陆东福还称,要开辟铁路经营开发新的增长点,完善国铁吉讯公司服务平台,拓展铁路客运服务产业链;整合铁路全产业链大数据资源,充分挖掘铁路大数据资源的市场价值。

然而,彼时却成为国铁吉讯经营业绩的最高峰。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公司财务层面出现压力。接近吉利人士对记者透露,“由于财务上‘只出不进’,进入2021年,有一段时间公司发工资都困难,开始裁员。”

国铁吉讯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为了渡过难关,公司对国铁集团提出希望铁路能开放资源,共享数据给国铁吉讯App。最终,国铁集团决定让12306的母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科院”)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入股国铁吉讯公司。

2021年7月,铁科院接手中国铁投手中国铁吉讯公司46%的股权,中国铁投占股缩减至5%,吉利和腾讯占股份额不变。

然而,这一股权变更,却未能挽回国铁吉讯公司业务急速下滑的态势。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该公司2018年—2023年历年缴纳社保的职工人数分别为145人、323人、286人、75人、53人、22人,直至2024年变为0人。该平台还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7日,即上一次核准日期,公司股权暂未发生变更。

根据吉利在中国货币网发布的历年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2024年,吉利投资国铁吉讯公司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益分别为-0.10亿元,-0.73亿元、-0.96亿元、-0.66亿元、-0.23亿元、0.005亿元和-0.06亿元。这表明吉利的这笔投资累计亏损额为2.735亿元。即使在员工变成0人的2024年,吉利也因国铁吉讯公司亏损了0.06亿元。

2025年3月27日,记者在一大型论坛间隙就国铁吉讯公司近况及腾讯是否会退股等问题采访腾讯副总裁韩开创,韩开创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国铁吉讯公司前身为动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动车网络”)。2018年4月,动车网络开始面向社会公开转让其49%的股权,转让底价为30.49亿元。彼时,国铁集团前身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总”)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动车网络将成为中铁总混改的样板,希望有互联网运营经验的企业可以积极参与。

在动车网络招标阶段,吸引了大量互联网企业的关注。中铁总曾向包括腾讯、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互联网企业伸出橄榄枝。

2018年6月6日,吉利和腾讯联合宣布,双方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动车网络49%股权转让项目,转让标的交易价格为43亿元。其中吉利占股39%,腾讯占股10%,中国铁投占股51%。

(助理编辑:朱会珊 审核:杜丽娟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