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组合拳”稳住核心CPI 专家:推动物价温和回升
2025-05-20 05:05      作者:孟庆伟     来源:中国经营网

1560312266461879.jpg

本报记者 孟庆伟 北京报道

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主要指标平稳增长,其中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变化备受关注。

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下降0.1%,降幅与上月持平;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同比上涨0.5%,保持稳定。PPI同比下降2.7%,降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今年前4个月,核心CPI呈稳中有升态势,显示宏观政策效果显现,国内需求扩大对价格的拉动作用增强。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前所长杨宜勇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CPI稳定和核心CPI的韧性,表明中国内需市场在外部冲击下保持活力,为政策进一步发力提供了空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为2%左右,目前CPI距离该目标尚有较大差距。杨宜勇指出,稳中求进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组合拳”,可以推动物价温和回升至1%~1.5%的区间,实现2025年GDP增长约5%的总体目标。

杨宜勇强调,这些政策不仅有助于缓解通缩压力,也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核心CPI涨幅稳定

具体来看,4月份CPI环比上涨0.1%,扭转了此前下降趋势。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中,有七类上涨,仅交通、通信价格下降3.9%。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牛羊肉、水产品和鲜果价格上升,鲜菜和猪肉价格下降。

杨宜勇分析称,食品价格分化主要受季节因素和供给变化影响,比如部分地区进入休渔期导致海水鱼价格上涨,猪肉则因供应充足价格持续走低。此外,受需求回暖和假日因素影响,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宾馆住宿和旅游等出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带动整体价格回升,反映出服务消费领域加速复苏。

核心CPI方面,4月份同比上涨0.5%,延续了稳中有升态势,体现国内消费市场韧性。杨宜勇表示,核心CPI的稳定表明内需市场未因外部冲击而大幅波动,预计未来随着促消费政策持续推进,核心CPI将保持稳定,推动整体CPI温和回升。

新质生产力带动部分工业品价格改善

4月份PPI同比下降2.7%,主要受国际能源价格下跌和输入性因素影响,同时美国关税政策对部分出口行业价格产生负面冲击。

但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新质生产力快速成长,部分领域价格出现改善。4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降幅收窄,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和飞机制造价格则出现上涨,分别上涨3.0%和1.3%。

付凌晖强调,PPI持续下降影响工业企业效益改善,未来需继续扩大内需,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优化产能结构,促进工业品价格合理回升。

物价有望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杨宜勇指出,CPI稳定和核心CPI的韧性体现出中国内需市场活力,未来政策需持续关注外部冲击,特别是国际贸易摩擦对工业品价格的影响。同时,应加大对高技术产业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

他表示,价格过高影响居民消费,过低则给企业经营和居民就业带来压力。因此,促进物价合理回升至关重要。

付凌晖表示,下一阶段要发挥宏观政策组合效应,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经济循环,规范市场秩序,推动价格合理回升。

杨宜勇也表示,随着政策持续发力和新质生产力壮大,物价有望逐步回归合理区间,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编辑:郝成 审核:吴可仲 校对:翟军)